关于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的提案

来源:研究室日期:2021-03-04 【字号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对农民的种粮补贴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但调研表明,种粮补贴政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补资金到位较晚。

  二是种粮补贴标准偏低。

  三是种粮直补管理不完善。

  四是农机购置补贴监管有待加强。

  为此建议:

  一、切实提高直补工作效率。建议中央财政拿出专项统计经费,在乡、村建立好农业生产统计台账,将每年的分户粮食播种面积统计入册,搞准搞实,提高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尽量减少直补工作的中间环节,开发利用好系统软件,逐渐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粮食直补发放制度,着力提高直补工作效率。

  二、动态设置种粮直补标准。在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做好产品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农产品价格动态,将之作为种粮直补标准的参考。鉴于农业生产资料占据着农业支出的绝大部分份额,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效益,并且易受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建议种粮直补标准每年应根据调查的情况同步调整,最好采取一年一定的办法,确保种粮大户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三、改进完善种粮直补管理。建议农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经营权证的管理发放,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管理,做好粮食种植情况的调查摸底。制定规范的审批操作办法,村、社要将本辖区真正种粮享受粮食定补的农户、种粮面积和补助金额张榜公布,严防暗箱操作,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种粮农民直接受益,切实提高执行粮补政策准确性,维护政策的严肃性。

  四、强化农机补贴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审核与审批、公示与核实、监管与督查、档案管理等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在补贴资金、补贴对象、补贴产品、补贴范围和经销商确定等方面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强化内部审核稽查和风险防控,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这项“利民惠农”政策的规范、廉洁、高效实施。大力发展适合山区的中小型农业科技,扩大高质产粮区面积,保障粮食供给、维护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