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4年全国两会专题 > 提案、大会发言
关于推动两岸养老服务产业合作有效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提案
来源:台盟中央研究室     日期: 2014-03-04      【字号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存在产业规模缺少核心竞争力、龙头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不高、相关法规政策滞后、制度配套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我国台湾地区养老事业在2001年就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养老制度体系较为完备,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品质较高,运作和发展模式较为成熟。通过分析台湾地区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1、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错位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认真研究分析老年消费特点和不同层次,公办机构主要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同时由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档型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多样化服务。

  2、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以“智慧社区”建设为依托,利用现代技术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中介组织、服务行业等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服务;发展家庭医疗监测和传感系统,实现远程医疗咨询、复诊和救助,获得及时、定期和持续性效果。

  3、打造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城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由同一服务体系提供,获得同样的服务水平、质量和服务可及性,但在同一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对具体服务项目、方式和救助等允许存在一定的差异。

  4、积极探索、尝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候鸟式养老、消费养老、以房养老等多种新型养老模式。“时间银行”模式在台湾运作了十几年,近年开始筹谋组建“时间银行联盟”以扩大成效。现在大陆嘉兴、成都、南京、广州等地也先后进行了尝试。“时间银行”推广的难题是确保持续性和实现存取通畅,北京十年前曾有过的个别试点就因此而夭折,必须在完善志愿服务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基础上,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细则,结合信息化手段给予保障。

  二、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

  1、丰富服务内容,打造产业链条。一方面,针对养老需求的多样化,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在台湾,除年龄界限外,还参考老人的生活自理程度、家庭收入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另一方面,应当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养、疗、研、学、乐等一条龙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如发展老年教育产业,鼓励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开发老年旅游和养老市场等。

  2、加快成立老龄产业或服务业协会和组织,促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台湾的养老产业也经历过一段混乱时期,行业协会的出现逐渐提升了养老行业的品质与声誉,并成为沟通政府与机构、机构与机构、机构与社会间关系的重要桥梁。北京市近几年针对社会组织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从登记管理到“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建设,已经打下了基础,需要确定更明晰的目标。

  3、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首先完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以多种方式适当加大投入。其次,遵循市场原则鼓励金融机构对民办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给予更多倾斜,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再次,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投入,积极引导慈善资源和保险资金的投入。

  三、加强和创新养老服务运行管理

  1、搭建完整的养老服务业组织网络。以地市级机构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核心,以区(县)民政部门为具体组织和协调单位,以街道(乡镇)作为实施主体,负责辖区内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以社区设立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服务和信息。每个角色各司其职,务求网络合理运转。

  2、健全养老服务业监管和评估机制。在监管方面,各级民政部门按属地化监管原则,建立准入制度,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督和年度检查,完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台湾所有养老机构每三年重检一次,合格才能领取新执照,并有较为健全的违纪惩罚条例。在评估机制方面,要设立专业的评估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和引导;同时完善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入住对象的评估准入机制,尽可能保证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

  3、加强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修订、细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政府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实现业内自我管理,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4、建设养老服务业信息管理系统,将养老服务网络的各方信息统一纳入,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效能。如建立老年人健康和需求档案,根据老年人的实际状况为其定制个性化服务等。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打造三支专业化队伍,包括养老服务的管理人员、直接服务人员和服务志愿者。通过招募、培训、考核、福利等,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专业化服务队伍,探索“时间银行”制度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三方面入手,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其中,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共青团、青联组织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的志愿者组织与社区的养老服务进行对接,既推动养老服务的深入开展,又为爱老、敬老社会风尚的形成起到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