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文苑撷英

申办青奥回忆录

日期:2010-09-08 15:15    来源:台盟网
字号:   默认      超大
分享:

在我的手机里,珍藏着一条短信,腊月二十八凌晨四点,来自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温哥华,短信只有四个字:我们赢了。每次看到这条短信,都会让我回想起申办成功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回想起申办青奥的点点滴滴。

 

一、制作申办报告

20092月,我所在的大贺集团开始参与南京申办2014年夏季青年奥运会申办报告的设计制作任务。这份报告至关重要,被喻为“叩开青奥会大门的第一把钥匙”,由国际奥委会的两种官方语言英法文撰写,在这份报告里,即要全面阐述南京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旅游资源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又要凸显南京的办赛经验,场馆情况及申办优势。如何体现青奥特征、中国特色、南京特点,凸显申办理念,我们把不同的元素进行多元组合:城墙、风筝、青少年、蓝天、夫子庙、雨花石、云锦……经过近三个月的设计、修改、比稿,在数百份设计稿中,我们提交的封面设计稿获得了申办委员会的认可,设计稿凸显了南京山水城林,蓝天白云的良好生态环境,同时以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夫子庙和充满青春美的体操少女为创意元素,传达了南京的办赛理念: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拥抱奥运。内页的制作过程更为艰辛:为了收集更多的历史资料和从各方面展现南京的优秀照片,呈现南京最好的一面,我们跑遍了体育局、教育局、规划局、日报社、宣传部、摄影家协会等单位,收集了数万张图片进行挑选;为了确保报告英法文表达的准确,我们与南大外院的专家教授一遍一遍地核对、调整,记不清在电脑前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符合奥组委环保的要求,我们严格筛选生产过程通过国际森林认证,而且绿色环保可降解的原材料进行制作;为了体现江苏的地域特色,我们特意选择轻柔舒缓的茉莉花钢琴曲作为电子光盘的背景音乐;为了保证文件的印刷质量,我们在印刷机前通宵鏖战,一遍一遍地校色、调试,只为报告最完美的呈现。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825日申办报告寄出的日子越来越近,经过各方专家十多轮的检查、修改,报告终于在822号经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定稿,我们在印刷机前通宵守候了两天,24号凌晨散发着油墨芬芳的申办报告新鲜出炉,25号申办报告、担保文件及电子光盘顺利地搭乘国际航班快递到了洛桑,在递交国际奥委会后受到了各方肯定。

二、营造青奥氛围

顺利提交了申办报告之后,南京进入下一个规定动作的准备阶段,121日的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是南京市的第一次精彩亮相,在这个会议上,国际奥委会的评估委员会将根据申办报告的内容提出问题,南京的代表要在现场作出答复,评估委员会据此对申办城市作出评估报告,如此高规格的视频会议让所有申办人员都陷入一种紧张气氛之中,同时青奥会的各项宣传工作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1125日,距离视频会议举办时间只有几天了,申办委员会敏锐地认识到市民的支持率和青奥会正式举办时的人气会成为国际奥委会关心的问题,经领导紧急研究决定在视频会议召开前夕,1128日,举办一场万人规模的大型活动,以体现南京人民对青奥会的期盼之情和承办青奥会的决心。这样短筹办的时间,在南京的历史上从未有过,但是为了青奥,所有人都马上行动起来,团市委、教育局、体育局、南京广电集团……大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分工协作,共同为办好这个大型活动战斗。我们公司负责活动的氛围营造,包括场馆内外的彩旗、空飘,引导标识等等。1128日下午,“梦之交响”——南京百万青少年支持申办青奥会主题活动在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场馆内外旗帜飘扬,热浪滚滚,不同人说着同一句话:“申办青奥,南京加油”,热情的南京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向国际奥委会表达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向世界展现南京百万青少年对2014年青奥会的期盼。两天后的视频会议上,评估委员会的问题中果然提到了有关南京的支持率和场馆空位的问题,南京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圆满的回答。会议结束后,评估委员会得出了“南京在申办城市中风险最小”的结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从这一刻开始,南京市开始广泛的宣传发动,青奥会成为老百姓的街谈巷议,成为每一个人心中默念的那个梦。我们在这一阶段中通过设计制作市民知识小读本、青奥贺年卡等普及青奥知识,并且积极在省外进行青奥会的宣传,发动国内知名企业为支持青奥进行捐赠,为促进南京申办青奥贡献了力量。

 

三、备战温哥华

视频会议之后,我们进入一个重中之重的工作阶段,准备210日温哥华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陈述的多媒体文件。南京的陈述时间是15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不仅要播放南京的宣传片,同时配合于再清、王受文和何振梁的陈述词,还要演示一个多媒体文件,通过动画、视频、海量图片,充分展示南京的申办优势。市领导提出的要求是“世界一流”,在国内,我们没有太多模式可以借鉴,因为据北京申办奥运会已经将近十年,如今的硬件设施、技术水平是当年无法比拟的。在组织观看了外办的同志录制的巴西申办2016年奥运会的视频文件后,我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巴西的多媒体演示文件里面用3D技术将整个城市建模,动态展示场馆、交通、城市文化等等,充分凸显了申办优势。但是巴西的陈述时间是45分钟,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讲深讲透,而南京只有短短的15分钟,如何在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打动100多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让他们投上我们一票,这是最难点。我们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与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市委领导共同召开的研讨会,大家在会议上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这个这个打动人心的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水上运动学校的讨论,王受文副市长特别动情地说,我们的孩子,整天被课业所累,现在中国的学生近视眼的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国的孩子需要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14岁初中生的父亲,举办青奥会,是我的梦想,王市长的话让大家动容,而陈述的主题,也在一次次的脑力碰撞中越来越鲜明,温哥华当地时间210日上午11点(北京时间211日凌晨3点),南京市和波兹南市的代表先后登台,向国际奥委会委员作最后的陈述。谁也不知道谁能赢,作为第二次申办的城市,波兹南已经被众多国际奥委会委员所熟知,而南京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大家都在热烈的期盼,默默地祈祷,“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拿那张写有“NANJING 2014”的白纸,缓慢而清晰地说出这两个字时,温哥华和南京都沸腾了。那一天,虽然下起了雪,但是我们心里暖洋洋的,凌晨四点,我们驱车赶往白马公园,因为马上要在那里举办一个庆典仪式,省委市委的领导均要出席,还有各个学校、团体的学生、志愿者,要共同庆祝这圆梦的一刻。从凌晨开始,我的手机就没有停过,各方朋友获悉南京申办成功都发来了短信,有一名上海世博的专家还即兴赋诗一首,让人感动万分。雪越下越大,天慢慢发亮,热情的南京人克服雪天路滑陆陆续续地来到白马公园,庆典仪式如期顺利举行。我和所有参与青奥项目的同事通宵准备庆典活动,身体疲惫,心里却是激情澎湃,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青奥的一分子,这一天的成功和荣耀,有我们奋斗的心血和汗水。南京申办青奥成功,圆了南京人的一个梦,也是圆了我们自己的梦——在这样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活动中,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现在青奥申办成功了,可是我们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未来四年里,我们还有很多的计划要去实现。青奥会最大的目的不在体育竞技,而是世界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交流,身为台胞,我觉得我们可以发挥优势,在加强两岸青少年的体育、文化交流方面做一些规划,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种下友谊的种子,和两岸青少年一起,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作者为台盟盟员、大贺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李慧珍

注:在323南京市隆重召开的2014年青奥会申办总结表彰暨承办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等向有功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会上,大贺集团被评为“有功单位”,盟员、大贺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李慧珍被评为“有功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