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文苑撷英

多情江南 美在南山——记老盟员春日镇江踏青

日期:2010-05-19 10:12    来源:台盟网
字号:   默认      超大
分享:

早有耳闻镇江南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自南北朝至明代为游览之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胜。其中有刘勰和他的《昭明文选》;米芾、米友仁父子及其创立的“米氏云山”;戴颙和他的“广陵”、“游弦”、“止息”古曲;更有苏东坡在鹤林寺留下“苏公竹院”的墨迹。。。。,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让人充满了向往。428,台盟南京市委精心组织和安排了直一支部老盟员携家属一行25人前往镇江南山,一睹这传承千古的儒雅景致。

在去镇江的路上,大家一边领略着春的新绿一边谈论着关于南山的诸多话题。一路上欢声笑语、兴致盎然,不一会就到达了目的地——镇江南郊风景区。这里群山环抱,青峦错落,秀美的山峦隐匿在苍翠的树林间,如画卷般铺展开来,青山绿水显得分外秀丽。南山,这座兼具幽深、古朴、素雅、明朗、秀美于一身的青山,是如何被惯于“城市山林”之美誉的呢?我们在南山的第一个景点——招隐山门(又名招隐牌楼)找到了答案。

山门上“城市山林”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不出城即能领略山林之静美,这是何等的荣幸。遥想北宋四大书画家之一的米芾当年题写门头的时候,想必也是感慨万千。

走进山林,满山苍松翠柏、参天拔地。这里有珍禽奇鸟,有亭台楼阁,有竹林流泉。春夏之际,鸟鸣千啭,蝉吟不穷,清泉淙淙,一派清凉世界。这是一块藏在深闺里的碧玉,是一个调养身心的天然氧吧。

四月,正值第十一届南山杜鹃花节,此刻的南山俨然成了花的海洋。景区内共栽植毛鹃、春鹃、夏鹃、西洋鹃、锦绣杜鹃等10多个品种近3万多株杜鹃花。满山的杜鹃千姿百态、色彩绮丽,让人目不暇接!迎着这美好的春光,大家相继游览了虎跑泉、昭明太子读书台、增华阁、听骊山房,又目睹了"米氏云山"石刻的隽永。竹林胜境的百尊寿星,让大家驻足拍照,亲临"寿比南山"的意味。虽然此南山非彼南山,但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情致是一样的。

翌日上午,老盟员又游览了西津渡口古街。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一千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沿着古街一路往西,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把我们带回到了笙歌曼舞的年代。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十板门,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

西津渡街是古老的、历史的,但同时它又是年轻的、现代的。古街的居民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悠闲自得地生活着。大家感受着江南特有的风情,回味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

南山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南山的故事让人记忆深刻。轻松而富有意义的踏青活动让老盟员们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还联络了感情。大家感慨祖国山水的秀丽,感慨人民生活的安康,这正是和谐社会的力量带来的美好生活。

回来的路上,老盟员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愉悦。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的笑容,衷心的祝愿每一位老人幸福、安康!(张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