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文苑撷英

1949年台盟总部的北京故事

日期:2010-04-01 15:19    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分享:

   台盟总部(1987年以后改称台盟中央)的驻地先后为香港(1947年11月至1949年3月)、北京(1949年3月至11月)、上海(1949年11月至1955年2月)和北京(1955年2月至今)。

   1949年台盟总部的北京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是值得我们一一记取的。

   我曾读“台湾省旅平同乡会”顾问梁永禄先生1949年的日记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致台盟主席谢雪红的信件和诗稿,又收有相关照片、剪报等纸质藏品。

   从上记民间文献可以看到有关台盟总部在北京的点滴记录。兹以时为序,连接成串。

   (一)1949年3月10日,台盟总部主席谢雪红等人到达北京。

   梁永禄日记于“1949年3月11日(五,按:即周五)”条下记:

   台湾“二·二八”革命领袖谢雪红女士昨日来平,今上午来访。

   此前梁永禄日记里已有“杨克鸿(煌)兄由山东潍县来信,不久到北平。他是由香港上陆烟台。他还说谢雪红不日也要来北平参加政协”(1949年3月14日)、“杨克鸿(煌)由济南又来信给其兄杨一清先生,说要赶到二·二八追悼会(1949年2月23日)”的记载。

   谢雪红等人到达北京亦即台盟总部移驻北京的日期乃是1949年3月10日也。

   (二)1949年3月20日,台湾省旅平同乡会集会欢迎台盟总部主席谢雪红。梁永禄于“1949年3月20日(七)”条下记:

   谢雪红女士欢迎会。来宾香港陈校长,章乃器令兄、章前陆大教授。前者讲台湾独立问题,后者讲台湾视察观。出席同乡老幼男女共近百名。吃饭,后开座谈会。对谢女士所讲《台湾人最近的心理》,我质问并发表意见。九时散会。

   “章乃器令兄、章前陆大教授”即章乃器的长兄、曾任陆军大学教官的章培。

   欢迎会、座谈会的三个讲题台独动态、台湾社会经济状态和台湾民众的心态,迄今仍然是台盟各种会议的热门话题。

   (三)1949年3月22日,柳亚子先生为台盟总部主席谢雪红赋七律二首,诗曰:

   卌年幻想女英雄,此日真逢谢雪红。家世闽南尊旧籍,风云台北辟新封。鑑湖一去无余子(鑑湖女侠为秋瑾别字),大脚中原峙两峰(陈少敏同志树帜中原军区,纵横游击,人呼陈大脚)。更喜樽边初握手,长身卷发颇娇慵。

   东宁遗事我能详,勋业延平赐姓王。一贵称兵仍抗虏,景崧建制亦流芳。如何鬻国中行说,偏效儿皇石敬塘。使汝辛勤起民众,明珠还我太平洋。
        
                    雪红女豪留念
         
                          亚子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北平

   秋瑾于1907年就义,到1949年已四十余年,故称“卌年幻想女英雄”;谢雪红祖籍福建南部同安县,故称“祖籍闽南尊旧籍”,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谢雪红被选为“福建省代表”(我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福建省代表组”的合影,谢雪红在第二排右起第6位,照片摄于1954年9月28日,“国营北京大北”摄影);“陈大脚”是战斗女英雄陈少敏的外号,陈少敏在后来以“反对将刘少奇开除出党”的义举令人敬仰。

   柳亚子在诗中对台盟总部主席谢雪红赞誉有加、期许殷殷。

   文豪题诗赠“女豪”,这是一段令人感念的佳话。

   (四)1949年5月13日,柳亚子致信台盟总部主席谢雪红,略谓:

   雪红我姊惠鉴:

   弟应毛主席之请,前月二十五日移居颐和园之益寿堂。临行前一日,闻姊已迁居北平市立医院,往访不晤,怅惘无极!其后四处探听,则云在翠明庄三十号,未知确否?姑奉一笺为试,如收到,希覆我数行为盼!此间风景绝佳,能约台湾诸男女青年同志,作竟日之游,由姊领导,尤所祈祷也。拙诗四首,乞教正!杨、柯、丁、林、甘、苏诸君性别问题,已记不清楚,幸告我也!

   随函附诗四首,其题注曰:

   于雪红女杰处前后晤台湾青年杨克煌、柯秀英、丁光辉、林梁才、甘滢、苏新诸同志。会苏新索诗,即赋四截句以奉兼示雪红。

   其诗曰:

   辟地东宁三百春,交讧倭虏贼吾民。而今美蒋成狼狈,三户尤堪续暴秦。

   儿女青年自一家,延平后起灿朝霞。独夫休作逋逃想,火穴终开万炬花。

   狂呓书生百不庸,卌年梦想女英雄。脂痕剑影今无憾,自向台澎拜雪红。

   记取东宁谒庙图,出师才调未荒芜。终期跃马乘桴去,斗酒千诗慰老夫。
         
                     雪红我姊留念
        
                          吴江柳亚子呈稿

   抄录了以上柳亚子的信和诗,我搁笔到颐和园去寻找益寿堂、寻找那一缕思古之幽情。颐和园确是“风景绝佳”也!

   台盟总部主席谢雪红1949年在京的寓所是“南河沿7号翠明庄,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三楼30号室”(据梁永禄1949年6月12日的日记)。

   “杨克煌、柯秀英、丁光辉、林梁才、甘滢、苏新诸同志”当年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其中柯秀英、甘滢是女青年,这是亚老当年“记不清楚”的“性别问题”的答案。

   苏新读书颇多,写得一手好文章,当场想得起、说得出向亚老“索诗”的大概只有此君。看来,亚老也记清楚了这个“索诗”的人。

   亚老在1943年曾以台湾回归为题意,嘱友人绘《东宁谒庙图》以记亚老于58岁生日携亲友拜谒延平郡王祠之事。“记取东宁谒庙图,出师才调未荒芜”句又一次表达了盼望台湾回归之意。

   当年,台盟总部的台湾“儿女青年自一家”,团结共事,其和谐的情景多么值得珍惜啊!

   (五)梁永禄日记于“1949年5月19日”条下记:

   上午九点在同乡会开欢迎参加这次全国青年大会的台湾代表几位。内有女士二、三位。由石门军政大学来一位高砂(山)族代表,还有陈天赐大公子也由石门来出席。谢雪红女士、苏申(新)先生、苏子蘅太太都出席。代表报告台湾近况。彼(他)们有的经华中之前线,女士们经香港来。陈三良(军政大学、台湾台东新港隆昌63号,高山族),叶纪东(高雄市人),高莲(台北市,高敬远侄?),邱永祥(台北市),江应禄(台北)。席中,彼们介绍最近在台湾流行的歌。

   上记出席会议的“苏子蘅太太”即甘滢,苏子蘅后来是台盟总部第三任主席,“最近在台湾流行的歌”,从梁永禄记于日记的词、谱看,即《酒矸通卖无》,此歌1949年已传到北京,40年后才在大陆流行。

   (六)梁永禄日记于“1949年6月5日(七)”条下记录了“陈嘉庚由香港来平”的消息;又于“1949年6月12日(七)”条下记:

   谢雪红女士,上午九点半见她。在南河沿7号翠明庄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三楼三十号房。在场林铿生理事长、王碧光常务理事、苏子蘅太太、丁先生,劝我加入并主持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华北支部事,答以最近回台带家眷回平,等回北后再决定罢。顺便被推为出席明日欢迎陈嘉庚先生台湾代表五名之一。

   又于“1949年6月13日(一)”条下记:

   陈嘉庚先生欢迎会,下午二时在北京饭店,讲话人有林伯渠、叶剑英、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彭泽民、徐女士、华侨代表,五时半散会。陈先生特别讲《住屋与卫生》。

   台盟在香港创建初期,曾得到陈嘉庚经济上和道义上的支持。台盟派“台湾代表五人”参加接待,此亦台盟同陈嘉庚先生友好合作的事例。陈嘉庚所讲的《住屋与卫生》,在作为名医的梁永禄先生听来特别有意义,故在日记里有“特别”之语也。

   (七)梁永禄日记于“1949年6月22日(三)”条下记:

   上午十一点,见谢雪红女士告辞,苏申(新)先生也正来,请他给我介绍香港林殿烈先生。席间谈起新政协台盟出五人,另外还有一名候补,及谈起曾先生赴南事。

   在1949年6月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的最后一天,台盟被确定为“参加新政协之一单位”并确定了代表名额。

   这是台盟从地方性政治团体转型为全国性民主党派的碑石。

   (八)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召开期间,台盟总部向大会献锦旗。我收有该锦旗的照片,上写:

   庆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纪念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团结国际友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敬献

   (九)我所收相关剪报资料包括:

   1949年9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谢雪红声明,反对美帝侵略我台湾阴谋,全台人民正以欢欣心情迎接解放》;

   1949年9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台湾高山族盟员田富达表示,高山族人民坚决斗争,抗击美帝侵台阴谋》;

   1949年9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访问各民主党派代表,谢雪红说:台湾人民确认必须在中共领导下才能完成中国人民的革命,才能解放台湾》;

   1949年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向台湾进军!华北军大台湾队毕业,朱总司令、谢雪红讲话勉励》,其文有“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谢雪红说:目前的台湾,由于反动派还在那里作最后的挣扎,施行残暴统治,人民的生存已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台湾人民都在迫切的期待你们,赶快打到台湾去,解放你们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和你们的朋友们”。

   附带言之,我另收有1949年3月1日《人民日报》(华北版)报道《军大台湾队百余同志纪念二·二八两周年》,其文有“最后由新从南方来校学习的周明同志谈起他亲身带领武装,参加二·二八斗争的经过,他回忆当时由于缺乏武装斗争的经验和政策思想,以致斗争失败;表示了今天在人民军队的学校里学习,有决心一定学好,为被屠杀的三万台胞复仇,为六百五十万台胞解放而奋斗”之语。周明是台盟创建初期的盟员,华北军大校址在河北平山石门。
       
                        2010年元宵节记于
        
                        北京寓所,窗外飘雪。(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文章原载于《团结报》3月18日第5版,《人民政协报》4月1日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