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文苑撷英

台湾府城访古记(一) 穿行于历史的街区

日期:2009-11-27 15:41    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分享:

          

                     台湾府城并安平海口图

       

                               台湾府城街道图

    2007年,大约在春季。

    我在台湾参访期间得到学界友人的协助和馈赠,收集有台湾古旧地图31种。其中包括《台湾府城并安平海口图》(1875)、《台南市全图》(1915)等。

    将地图摊开在桌。

    借助近视镜、老花镜和放大镜,在地图上寻找街和巷、古与今的联结。

    这批藏品、此等乐事,令我在老年学者的生活里颇感富足。

    《台湾府城并安平海口图》右下署“光绪纪元福州船政学生魏瀚、郑清濂、林庆升、郑诚、陈兆翱、林日章仝测绘”。

    “光绪纪元”即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迄于今已近135年矣。

    至于魏瀚、郑清濂、林庆升、郑诚、陈兆翱、林日章一干人等,说起来亦是个个好生了得。

    据沈岩《船政学堂》(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一书,上记魏瀚等6人乃是福州船政学堂制造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在校修业时间为1866-1874年)。在校期间曾随福州船政学堂的“洋教习”即外籍教授日意格(P•Giquel)到台湾府城实地勘测。1875年,他们“仝测绘”即共同完成《台湾府城并安平海口图》和《台湾府城街道图》(我的藏品里亦有此图)的制图后,劳燕分飞,各有其精彩人生:

    魏瀚先后留学法、英、德、比四国,研习造船、枪炮、铁甲制造诸法。曾任船政会办大臣、海军造船总监(中将同等官)、广九铁路总理等职;

    郑清濂先后留学法、英、德、比四国,研习轮机、洋枪制造技术。曾任船政会办大臣、汴洛铁路总办、京汉铁路总监督、海军部顾问等职;

    林庆升先后留学法、英、比三国,研习矿务、冶炼技术。曾任船政拉铁厂工程师、台湾煤矿总工程师等职;

    郑诚毕业后曾任船厂翻译;

    陈兆翱,留学法国,研习轮机制造技术。以技术发明有功,官至总兵(二品);

    林日章先后留学法、英、德、比四国,研习矿务、轮机制造技术。曾任船政轮机厂工程师。

    魏瀚曾资助林琴南翻译的《巴黎茶花女轶事》出版,“林译外国文学名著”因魏瀚而有了闪亮登场的起点。

    福州船政学堂学生测绘台湾府城地图,此亦闽台关系史和福州船政史应当记取的事例也。

    《台南市全图》则引领我在2007年春季、2009年秋季两度穿行于台湾进士许南英和汪春源曾经居住的街区。

    许南英哲嗣许地山的《窥园先生诗传》记:清咸丰十年(1860年),许南英之父“特斋公便将武馆街旧居卖掉,另置南门里延平郡王祠边马公庙住宅”。

    汪春源1910年2月16日写给其妹婿吴凤年的信里有“至舍侄西庚等及柱子行、龙王庙诸贤侄、侄孙等近况如何,又内弟炜舍、蔡玉屏夫子、叶汝馨灵近况尊处如有所知并希指”之语,据此可知汪氏家人乃居于台湾府城之柱子行、龙王庙一带也。

    《台南市全图》(1915)明确标示,龙王庙所在的龙王庙街、孔庙所在的柱仔行街、延平郡王祠所在的油行尾街和马公庙所在的马公庙街大致联结成一个小小的街区,台湾进士许南英和另一台湾进士汪春源曾在这街区里相邻而居。

    汪春源是我的曾祖父。(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