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盟员风采

百岁盟员黄幸回忆抗美援朝:志愿军用血肉之躯跟钢铁作战

日期:2024-12-12 15:41    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分享:

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那段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历史的深切缅怀与敬意。自2014年起,中韩双方已连续11年成功交接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74年前,无数热血儿女为了保家卫国奔赴朝鲜战场,他们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英雄篇章。其中,就有我们可敬的北京台盟盟员、百岁老人黄幸(又名黄辛潘)。

2020年,黄辛潘(又名黄幸)出席“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照片由其子黄征提供

2020年,黄幸获颁的“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照片由其子黄征提供
1924年,黄幸出生在台湾一个中医世家。1949年从台湾来到大陆,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回国。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幸参加过平定青海和西藏的叛乱,还参加过中印边界反击战,参加过《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的翻译工作,并积极地参与对日工作、对台工作。耄耋之年的黄幸,还执笔撰写了《走在时代旋涡的边缘——九十年追忆与抒怀》一书,从时代旋涡的边缘一路走来,老人家感慨颇深,年少时离开台湾,投奔祖国大陆,至今无怨无悔。
“抗美援朝期间,部队调集了大量懂外语的干部到前线管理战俘或对敌广播,我到朝鲜就是做这个工作。”黄幸说。
1950年,部分台训团团员欢送参加抗美援朝的黄辛潘(又名黄幸、前排左三)同志

1950年,黄幸在部分台训团团员的欢送下,作为敌工科的英文翻译,随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赴朝,踏上了鏖战正酣的朝鲜战场。先后经历了二次战役、五次战役、坑道战斗等,面对敌军扫射、轰炸的危险,从兵团部到师团部,从敌工科到侦察科,黄幸在朝鲜战场一共待了三年零四个月。

在黄老(左三)百岁寿诞之际,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会主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陈军(左二)来到其家中进行走访看望(右二:台盟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台盟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子云;左一:台盟北京市委会秘书长庄文静;右一:黄幸之子黄征)
“我们的战士是用血肉之躯跟钢铁作战,牺牲了不少人,我离开朝鲜时得知,有18万牺牲后留在了朝鲜,好多战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黄幸说。
是啊!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了无数战斗英雄,也留下了无数无名的烈士。虽然我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74年来,烈士的英魂永远护佑着祖国大地!忠魂不会被遗忘,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闪耀在共和国的历史长河之中。(文图/台盟北京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