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但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创造一个新世界。当中国共产党脱下征衣,以胜利者和领导者的姿态“进京赶考”,一个重大的考验就迎面而来——中国共产党如何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一个重大的考题也如期而至——如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这种考验,现代政党并不难遇到。但中国共产党所要回答的这道重大考题,却是古今中外的政党都未曾遇见过: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指导,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但是,“共产党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执政为谁?如何执政?新中国的重要缔造者、开国领袖毛泽东一句通俗晓畅、妇孺皆知的口号,即把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执政方法和盘托出——为人民服务。
这一看似简单的口号,穿越历史时空,昭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有别于古今中外的任何政党,就在于执政目的和方法的高度统一——为人民服务。
这一重要理念,成为塑造中国共产党党魂的核心基石,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稳定磐石。
旧中国一切污泥浊水,一切社会丑恶现象,为什么能在短时期内即被荡涤一空?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路线为什么能够引爆中国人民排山倒海般的改革力量?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的福祉服务;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人民如此强烈的共鸣?因为再度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什么能够上升为国家意志?因为回应了人民最深层、最本质、最永恒的关切——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上,写着这样的宣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记载着这样多的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烈:王进喜、焦裕禄、蒋筑英、任长霞……
一部新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探索为人民服务规律、更新为人民服务方法的历史。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教训,甚至出现过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失误的惨重教训。但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来没有变。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告诫全党,宗旨和途径、动机和手段必须统一。什么时候为人民服务的规律把握住了,方式正确了,我们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新中国的建设就会一日千里。什么时候规律违背了,方式错误了,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把握规律,勇于创新,是现代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不二法门。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新命题,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如何探索和把握为人民服务的规律,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与途径的创新。
这是现实和未来摆在7400万党员面前的共同考题。
(文/杨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