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效应”即闽南语通称的“西瓜偎大边”,在必须选边站时,一般人通常会选择机会较大的一边。
台湾地区启动领导人直选以来,民进党除了2000年一役,扁长已提前在1994台北市长党内提名分出高下,以及2004陈水扁寻求连任,党内没有一次不是为了争提名激烈厮杀。不过,历次参与赛局的双方,不论是扁长、谢苏都同属“美丽岛律师世代”,在竞争的当下实力相当、势均力敌,不到最后一刻很难分出输赢。
蔡苏竞逐2012明显是不同的。1947年次的苏贞昌是“美丽岛律师世代”,1956年生的蔡英文是半途杀进民进党,旋即登上党主席大位的“小龙女”,在世代交替浪潮下,蔡已立于不败之地。政治向来现实无比,尽管苏系子弟兵昨天出马指责党中央未尽力辅选,以及连胜文的“一颗子弹”导致苏落选,不满蔡独揽“虽败犹荣”光环;但苏以惨败17万票收场是不争的事实,连陈水扁都说“子弹不可能一个晚上打掉17万票”。
苏贞昌最大冲击还不是党内“世代交替浪潮”,而是这股浪潮下的“西瓜效应”。蔡英文已稳坐党主席大位,纵使“公妈派”反对2012提名作业“球员兼裁判”,看来也完全撼动不了她的地位。蔡又与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紧密结合,她这次延揽吴乃仁担任智库负责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为了与新潮流走得更近,进而吴乃仁也可以为她的2012之路操盘。
新潮流几乎已把民进党整碗捧去,民进党南二都市长陈菊、赖清德都是新系大将,“立委”席次也相当可观。扁时大量任命新系人马担任政务官,使新系成为党内素质最整齐的队伍。有了新系支持,蔡英文党内2012之路一片坦途。
善于观风向的陈水扁看到蔡英文锐不可挡的气势,不断主动贴上来。换言之,在这次"五都"市议员选举大有斩获的扁系“一边一国连线”以及其背后的"独派"也会支持蔡。
民进党过去在扁长较劲、谢苏大战时,双方难分高下,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枪都还没拔出来,观战的人就知道胜负了。曾贵为“民进党人气天王”的苏贞昌在党内当然有一定实力,但他如果硬要战到底,他身边的人势必要面临抉择,其结果对苏当然相对不利。
更残酷的是,2008苏贞昌争取党内提名败在谢长廷手下,陈水扁为了创造和谐还硬押着谢延揽苏当副手,促成“谢苏配”。这次,如果党内提名最后是蔡英文出线,以苏蔡曾是正副“行政院长”,苏是蔡的老长官这层关系,再加上年龄因素,蔡找苏搭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有人促成,苏应该也拉不下身段,再次屈居副手。
到目前为止,苏贞昌看来还没放弃与蔡英文一较高下的打算。或许,这就是政治人物的宿命,不论前方有多惊险,在目标尚未达成前,终须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