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重要言论 > 周恩来
周恩来对台工作要义(上)
中国台湾网     日期: 2006-07-05      【字号      

  周恩来在50年代中期曾说:“我们久经忧患的伟大民族,一定能够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①。基于这一信念,他始终把争取台湾同胞的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呕心沥血,坚持至生命垂危之际。总结其经验要点,对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努力争取海峡两岸携手,共同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在本世纪50、60年代,国际上以美国为首不断制造“两个中国”,图谋促使台湾从祖国版图中分离出去。中国共产党虽郑重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由于上述原因,两岸关系始终处于紧张对立状态。1958年、1962年两次海峡两岸风波,就是美国插手的结果。在1958年两岸风波中,美国施展了两种手段,一方面逼迫台湾当局从金门、马祖撤军、企图割断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提出“谈判停火”问题,企图使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合法化。这两个手段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台湾脱离中国而独立。

  周恩来以敏锐的眼光看清了美国的政治谋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他与毛泽东研究后决定采取以下斗争策略以击败美国的图谋。

  其一,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阐述中国的原则立场,揭露和孤立美国。

  周恩来多次与外国使节谈话、接触,指出美国必须从台湾撤走一切武装力量,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反对美国插手台湾,“中国和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国际争端和中国人民解放自己领土的内政问题,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并指出,“美国一贯企图把这两件事混淆起来,以掩盖它对中国的侵略和干涉。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②。同时又着重阐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他明确地指出,在与美国谈判中,“我们不能因为只谈金马,而换来一个美国占领台湾的合法化,换来所谓‘两个中国’的存在”③。为此,周恩来亲自指导《人民日报》并经他修改、审定而发表了《休谈停火,走为上策》的社论。周恩来又指示外交部发表谈话,驳斥美国“永久停火”的要求。与此同时,周恩来又同美国《纽约时报》、《每日新闻》、《华尔街日报》等记者谈话,明确指出,“蒋介石也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也反对制造一个中国另外加一个台湾独立实体,也就是‘一中一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台湾当局有共同性”④。这一谈话,既警告了美国,也鼓励了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其二,实施炮击金门中的“直接对蒋、间接对美”,“联蒋抵美”的策略。

  美国逼迫台湾当局撤退金门、马祖驻军,是以牺牲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因而它也危害了台湾当局者的地位。所以台湾当局持反对态度,这就给大陆与台湾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问题上相互配合客观的可能性,并有可能不断促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性。

  金门炮战后不久,周恩来传信给蒋介石四句话:“台湾金门、唇齿相依,遥望南方,诸希珍重”。暗希蒋坚持金门不撤军。在周恩来的推动下,台湾当局坚持了不从马金撤军,并大着胆子与美国“对抗”,陈诚甚至不点名的指责美国,说“谁也无法叫我们把这些岛屿非军事化”,而蒋介石更公开发表谈话,说“须知台湾和大陆本属一体,骨肉相关,休戚与共”⑤。台湾各大报纸也纷纷发表文章阐述台湾与大陆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回击美国的图谋。指出,“大陆是台湾同胞所自而来的故土,大家祖先庐墓所在,彼此的关系血浓于水”台《公论报》,台《新生报》指出,“有一部分国际人士的确常常在中国与台湾之间划出一条界线,甚至在盟邦美国的一般书刊之中,我们也会发现把‘中国人’与‘台湾人’分成两个名词,以致引起种种不正确的观念”⑥。台湾《联合报》更严正指出,“台湾毕竟是中国的台湾”,“一切罔顾事实的认定与报道,在我们看来全都只觉得毫无意义”⑦。

  周恩来所做的工作,收到了成效,在客观上出现了海峡两岸共同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局面。海峡两岸的微妙关系引起美国的不安,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匆匆跑到台湾进一步逼迫蒋介石从金门撤军,但成效甚微。虽表面上发表了联合声明,而矛盾并没有解决。为此,周恩来指示《人民日报》发表《评蒋杜会谈》社论,揭露美国的阴谋,鼓励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指出,“我们相信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美国分裂中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必然会遭致彻底的失败”⑧。

  其三,隔岸喊话,相互声援。

  70年代初,美日协议把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一并“归还日本”,因而引起海峡两岸共同维护祖国神圣领土完整、相互声援的“保钓运动”。台湾当局坚持了原则立场,并向美国提出交涉,台湾各阶层也行动起来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在大陆,周恩来指示新华社、《人民日报》发表电讯、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企图侵占钓鱼岛的图谋。《人民日报》发表《中国领土主权不容侵犯》的专文。同时周恩来又指示我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把钓鱼岛列入“归还区域”,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明目张胆的侵犯。这是非法的,“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⑨。

  炮击金门事件和“保钓运动”,显示了海峡两岸在对峙状态下背后一致的民族之根情,和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中超越了政见之争和历史恩怨。这是海峡两岸沟通、合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石。而这个“基石”运行了二十年之后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两岸的谈判,“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⑩。由于历史上曾经在客观上出现过这种局面,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政治谈判,这一局面会较完整的出现。

  坚定国家民族利益原则,以情促信,以信缓解对立情绪,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在疏解两岸关系中,周恩来十分重视台湾的特殊历史地位和情面。根据他的丰富对台工作经验,深知除作好台湾各阶层同胞工作外,对于争取台湾上层人士的工作尤为重要。针对美国插手台湾问题和美蒋之间存在的矛盾,他十分强调我们和国民党蒋介石的关系是“内政问题”⑾。其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谈判。1956年他代表党和国家正式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并正式发出信息,邀请台湾当局蒋介石与大陆进行“和平谈判”。周恩来说,即是内政,就要同蒋介石坐在一起谈判。如何谈判,他明确提出:一,“同蒋介石本人坐在一起会谈”;二,“同蒋介石派的代表”谈。谈判的地点,“或者是他派人到北京来,或者是我们派人到台北去”⑿都可以。周恩来对与台湾当局的政治谈判在人员、地点、时间上都给台湾当局以灵活的、可选择的余地。这充分体现出他对台湾当局的期望、诚意与尊重。

    注释:
  ①《周恩来选集》下册第202页
  ②《人民日报》1958年9月7日
  ③《周恩来外交文选》第264页
  ④《周恩来外交文选》第478_479页
  ⑤《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0日
  ⑥《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0日
  ⑦《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0日
  ⑧《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0日
  ⑨《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1日
  ⑩《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1日
  ⑾《周恩来外交文选》第256页
  ⑿《周恩来外交文选》第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