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春笋,猜一台湾地名”
“《陋室》一篇播四方,猜一清代名臣”……坐落在合肥市长江路73号的“薪传教育文化会馆”张灯结彩,笑声、抢答声、祝福声不断,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新站高新区康桥学校的台湾教师们纷纷抢答:“新竹”“刘铭传”!

2月12日,台盟安徽总支省直支部和在肥教育界常住台胞一同围炉欢度元宵佳节。金福字、红灯笼、灯谜墙、坚果盘、热红茶……台盟安徽总支副主委王宇靖,省直支部副主委彭诚瑶、侯石民等和皖台同胞一起动手,活动现场装点得年味十足。
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薪传教育文化会馆馆长朱荣智教授兴致勃勃地为大家开讲“国学讲堂”。他说:元宵是一年笫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传统文化节日,源自汉武帝设上元节。赏花灯、猜灯谜、放焰火、吃元宵,呈现国人对团圆和美好追求的习俗,也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元宵节的庙会活动,一定都有猜灯谜的民俗,十分谐趣,大家同乐。如“丈夫过年在外”,猜一中药名(当归)。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代,象征国人对团圆、美好的期盼,希望新的一年圆圆满满,顺顺利利。台湾同胞的父祖辈,多半是明、清时期由福建、广州移居去台湾,两岸本来就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亲、一家人。
活动中,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两岸故事,诉说了在合肥创业、生活的点点滴滴:康桥学校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和喜爱,从招生不满到一校难求;安徽耀典教育科技培训总监周先生出的书籍一版再版;尹博士“夫人在哪我在哪”的真言点燃爱情亲情,大家兴意盎然、畅所欲言,兜兜转转满满都是皖台情缘。
在一家地道闽菜馆,炒米粉、蚵仔煎、福州醉小排、蒲田海鲜卤面、福州鱼丸肉燕双拼汤……皖台围炉,大家共同品尝家乡的味道,十分欢喜。
活动令人意犹未尽。朱荣智教授在交流中说:“大家平日很少有机会见面,难得的机会,共聚一堂,欢叙家常。非常开心能与很多新老朋友共度佳节。”
在大陆成家立业的台青周晋宇带上爱人一起参加活动,他表示,联谊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真切感受到了闹元宵的氛围,令人难忘。
活动结束后,台胞们纷纷给台盟、台联工作人员发微信,表达快乐和感谢的心情。合肥康桥学校校长何富财表示:感谢盛情邀约,让我们过了有家的元宵节。(文/赵强 图/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