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我与滇池的不解之缘——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来源:     日期: 2018-12-21      【字号      

  

  任 婕

  初识,1999年——没有在你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你

  99年的那个夏天,小升初的成绩公布后,我们全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我的录取消息,幸运的是,虽然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最终没花一分钱,我上了县城最好的中学。那个时候,昆明正在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喜出望外的我,被爸妈带上了省城。

  初到昆明,宽阔的马路,整洁的街道,大街小巷人流如织,鲜花美景随处可见。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昆明为了筹办好这个A1类的世界专业博览会,三年造城,使得城市建设水平足足提前了10年。无疑,那一年,世博会让昆明成为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而云南也从一个鲜为外界知晓的中国边疆省份,一夜之间闻名海内外。当时,白天逛世博园,晚上游昆明夜景,成为了昆明市民和各地游客最惬意的生活感受。

  那时候我还小,还不懂什么是世博会,只觉得世博园之大,各类展馆之多,很多都是从没见过的奇花异草,着实让人大开眼界,依稀记得当时坐着电瓶车,由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导游姐姐带领参观花花绿绿的大公园,真是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家中的相册里还珍藏着那时候用胶片相机记录下的点点滴滴。

  参观完世博园,自然少不了登西山龙门,看滇池盛景。记得是个夏末初秋的日子,汽车正在婉蜒曲折的西山山路上缓缓地行进,微风杂着松杉香气沁人心脾,一下车,爸爸就告诉我,“到了西山,一定要到龙门,不然就等于白来一趟”。两个小时后,穿过狭窄的栈道,走过一侧是万丈深渊的隧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终于到了“达天閣”石坊,看到“龙门”二字,顿时,一路上的惊险拥挤一扫而光,此刻眼前是大观楼长联中所描绘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盛境,让人为之震撼!

  在龙门停留片刻,拍照留念,只见红霞半天,鳞波尽赤,便到了下山的时候,“上山容易,下山难”,此刻,我已经有点走不动路了,爸爸提议坐缆车下山,还能近距离俯瞰滇池风光,一拍即合,我们买了路边的烧烤和小吃,坐上了下山的缆车。

  坐在离湖面几十米高空的缆车内,风景之美自然不必多说,正当我们谈笑风生,说着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一股股恶臭扑面而来,令人窒息,我们正寻思着臭味从何而来,放眼望去,才发现湖面似染了绿漆一片,脚下,浓稠的湖水混杂着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沫子喧天散发着恶臭,远处,不时翻滚着绿色的波涛。眼前的一切,让我再也无法把高原明珠、碧波万顷与此刻的滇池联系在一起,满心欢喜买到的食物也变得难以下咽。此时,坐在一旁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小薇,你给认得,以前的滇池不是现在这种样子,以前,人还可以在里面游泳呢。”我一时诧异不已,表示无法想象当时的场景。看我一脸怀疑,爸爸接着说“那个时候,一到夏天,海埂就变成了天然浴场,大家骑着单车,挤着上夏天专门为游泳增开的24路公交车……”。不记得缆车下山的时间有多久,只记得全程都在听他的回忆,临下缆车时,我回过头去再望了一眼变了样的滇池,那一刻我不确定,往后也许只能从这些记忆的片段和语言的描绘中感知昔日滇池的雅致优美、湖光山色了吧?

  过后的几年,我似乎再也没去看过滇池,周边也很少听说有关它这些年的变化,直到十年后……

  再遇,2009年——遇见你,在我最美好的年华

  22岁,大学毕业的我,正值花样年华,都说云南人是家乡宝,我也不例外,因为本身所学的专业和那时候还不算太激烈的人才竞争,毕业后,我顺利的进入到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

  报到的那天,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到墙上挂着的滇池流域卫星影像图,我第一次看到滇池的全貌,站在前面看了很久,找到了单位所在地和宿舍,再通盘一看,卫片上蜿蜒曲折的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它们的终点都是滇池。

  我很快融入到新的环境,跟着前辈开始搞规划、做设计,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从事这个职业,很容易就能了解城市的变化和城市发展的方向,那时候昆明的城市建设速度和筹办99世博会那几年相比,已经明显放缓,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从外延式的急剧扩张、快速增长模式向精明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悄然转变。我所在的部门也逐渐从以道路市政工程为主的经营发展方向过渡到水系规划、水环境整治、城市雨污水系统研究等方面。

  同年,牛栏江引水工程正式开工,工作第二个月,我接触到的项目就是《昆明中心城市水系专项规划》,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牛栏江~滇池补水水源,畅通补水通道,在充分置换滇池水体的基础上,达到改善城区主要河流和滇池水体水质的目标。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项目组调研踏勘,跑遍了城区所有的入滇河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清晨到黄昏,从日出到日落,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对滇池和昆明城区的河道水系有了全盘细致的了解,对河道的分布和基本情况倒背如流,已然,入院时那张初次见到的卫星图从墙上深深刻画到我的脑海里我的心里,也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其后的很多年,我参与和负责了很多有关滇池治理的项目,接触到了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学到了很多先进理念和技术,把滇池治理从湖面延伸到了入滇河流的细枝末节,从点源转变为系统综合治理,从小流域治理转变为全流域治理。“十一五”以来,在省市两级领导下,昆明市全面建立了以“六大工程”为主线的综合治理体系,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截污、治污、防洪排涝工程项目,各种强硬有力的措施,使得滇池水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高原明珠保卫战”初见成效。

  如今的滇池,臭气熏天,绿涛翻滚早已不见。水质的极大改善,带动了环滇池周边片区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兴旺,湖水渐清,民众渐亲,越来越多的人们,因回忆而来,因改变而来!

  岁月流转,惟愿时光依旧,我目睹着滇池水质的逐渐向好,而滇池水质的改善也见证了我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伴随我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涩稚嫩,到如今的成熟自信。一转眼,我已为人妻,为人母,有了小孩以后,海埂以及环滇池周边的湿地公园成为了全家人常去游玩的地方,每一处都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尤其每年的冬季,当红嘴鸥光临,海埂大坝上少不了我们全家人的身影,如同那些来自西比利亚的鸟儿,年复一年不知疲倦,执着的来到这里,为的就是多看滇池一眼,看它沧海桑田,伴它沧桑巨变。

  预见,2019年,…… ——预见你,今后将是更美好的年华

  明年就是2019年了,不知不觉,一晃十年过去了,这十年间我工作的一大半都是围绕着滇池保护和治理。我的工作中有滇池,我的生活也离不开滇池。与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一样,滇池之于我,早已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也是成效最好的时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饱经风雨沧桑的滇池,告别过去,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气势,宣告未来。

  随着滇池水质逐年向好,有着悠久航运历史的昆明,即将重现百年前的通航盛况,届时,滇池航运将迎来新的‘水上巴士’时代,“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的景象将从盘龙江蜿蜒而下,与滇池“湖面旅游水运交通圈”遥相呼应。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滇池,那些曾经逝去的画面,那些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新老昆明人成长的记忆,必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以崭新的面貌重现。

  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无论这座城市如何变迁,不变的是我对滇池永恒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