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提案:关于补齐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短板提升农产品稳供能力的提案

来源:研究室日期:2022-03-04 【字号      

  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促进内需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我们也发现,与通达便捷的城市物流体系相比较,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还存在显著差距。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和供给问题,产生了诸如“蒜你狠”“姜你军”等关于农产品价格和供应的舆论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气候季节等客观原因和人为炒作等多方面因素,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存在短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城乡物流体系统筹协调亟待加强。农村物流发展在地方层面尚缺乏有效统筹,政策资源缺乏有效协同,存在重复投资建设和无序竞争现象。由于渠道不畅、流通环节多,导致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偏高。
  二是农村物流资源整合有待提升。部分地区在推动市场主体围绕邮政、快递、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资源整合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但受各方利益诉求、运营模式等因素影响,推进难度较大,进展总体缓慢。如重庆市多数区县目前快递物流整合率不到50%,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状况未得到有效改观。
  三是农村地区商品上行与下行之间不平衡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瓶颈。我国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98%以上,农产品产销季节性强,加之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地区货运的下行量远大于上行量。据部分省市统计,农村地区配送车辆返空率普遍达60——70%,导致农产品物流成本转嫁加大。
  四是农产品产地的冷链冷藏设施存在短板。农产品物流配送在冷藏保鲜和冷链配送方面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导致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为发达国家的5至8倍。如重庆全市产地冷库需求量高达60多万吨,已建成库容不足10万吨,农村地区冷藏运输车辆不足1000辆。由于冷藏设施不足,致使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20%、11%、8%、10%。
  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优先支持,形成管理工作合力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从战略高度加大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先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指导,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上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税收减免和财政优惠政策。顶层设计尽快理顺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明确口岸物流部门的牵头抓总职责,细化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并加强部门协作。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区域性统筹作用,建立定期协调调度机制,着力推进政策整合、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
  二、整合物流企业资源
  提升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邮政企业在农村寄递物流中的主渠道作用,优化现有配送网络体系和运营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现有商贸流通和快递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积极培育农村物流配送骨干企业,形成区域规模经营效应。
  三、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拓展物流信息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开发农村物流配送信息对接功能模块,改善农村地区平台推介和服务,为农村地区“车找货”“货找车”信息对接提供解决方案。引导市场化货运交易服务平台下沉农村市场,拓展服务空间,提升农村地区物流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加快保鲜冷链设施建设
  提高仓储运输保鲜能力。在政策上引导支持加强产地的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鼓励建设节能型通风贮藏库、节能型机械冷库、节能型气调贮藏库,增强产地的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支持农村冷藏运输车辆配备,提高农产品冷链运输率,不断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腐损率,补齐“最前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