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盟揽要 > 历史发展
第六章 台盟在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发展(1977~1983)
台盟网     日期: 2006-11-08      【字号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台盟也重获新生,有了新发展。

    1977年10月,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恢复活动的建议,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活动。同月,台盟即成立了由李纯青、田富达、徐萌山组成的领导小组,1978年2月增加蔡啸为成员并担任组长。台盟开始全面恢复工作。首先恢复总部的机关工作,并推动地方支部建立临时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其次,了解盟员变化情况,推动机关和有关单位落实盟员和台胞政策。随着对台工作的发展,台盟还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对台宣传和接待台胞等工作。

    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同时在北京召开。台盟盟员参加五届人大的代表有:田富达、江水生、李辰、陈木森、林良材、蔡子民、陈丁茂、廖灿辉、谢玉林等9人;参加五届政协的台盟组委员有田富达、苏子蘅、李乔松、李纯青、吴克泰、陈文陈文彬、林盛中、徐萌山、曾子平、蔡啸等11人,其中苏子蘅、李纯青、蔡啸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蔡啸兼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破除了“左”倾的有害的观点,作出了把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规定了正确的航道。从此中国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时期,使历史出现了真正伟大的转折。中国的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工作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978年12月,中美谈判决定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这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消除国际上的最大障碍创造了条件,为中共调整对台政策、制定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提供了现实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表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将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并建议通过商谈,尽快结束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实现通商、通邮、通航和两岸人民的正常往来。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政协元旦茶说会上说:“我们今天已经决定把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了;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且把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提到具体的日程上来了。”这表明中共中央对台方针实现了战略性的转变,提出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改变了“解放台湾”的口号。《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前,台盟总部领导蔡啸、李纯青和台籍全国人大常委林丽韫参与了协商。发表当天,台盟即召开座谈会进行学习讨论,与会的台籍人士一致表示拥护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并对台湾进行了广播号召。

    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作了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重要讲话。他说: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统一战线、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对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标有了,方向有了,如何组织实施、贯彻执行,就成了台盟各级组织的首要任务。因此,及早筹备召开新一届全盟代表大会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