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宝岛风情 > 台北县 > 民俗风情
淡水风情
    日期: 2006-12-24      【字号      

    淡水地处淡水河出海口,为北台湾开发史上的一处重要聚落。这里原是凯达格兰人的世居地,17世纪时,汉人逐渐移入开垦,并历经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等国占领统治,留下不少中西并陈的人文史迹;尽管人事更迭,而不变的是山与海,有此一说,淡水背后雄峙苍茫的大屯山脉,便是16世纪让葡萄牙水手赞叹“福尔摩沙”的缘起地,繁忙的渡船头、摇曳的船只、绚烂的夕阳,更是淡水数百年来不变的印记。
   
    寻访老街
    今天的台北人时兴到淡水找旧情,尽管新式楼房林立,但位于淡水捷运站西侧的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老街一带,犹可见古早式的杂货铺、米店、布店、竹编渔具店、针线铺;窄巷聚成的老市场里一片扰攘,摊摊卖蔬菜果肉、传统糕饼、面摊小吃的小贩延伸数条街巷,小吃店里还烧着古早式的大灶,三级古迹龙山寺则被重重包夹在市场中间。
   
    这片以福佑宫码头为起点,沿中正路往山丘地带延伸的密集巷街,为乾隆以降渡海汉人的聚集区。窄窄的重建街、清水街阶道两旁,至今犹留有不少砖造老店铺。而座落期间的数座老庙宇,更反映出本地的开发史:最古老的福佑宫相传始建于18世纪清雍正年间;19世纪,文昌祠、龙山寺、兴建宫等纷纷落成;20世纪初,聚落中间则出现了规模突出的祖师庙。
   
    今日漫步在坡道间,造访一座座长年烟薰的老庙,踏过石阶上的斑斑苔藓,先民的生活点滴犹跃然眼前。
   
    淡水暮色
    淡水港在日据以后渐渐淤塞,基隆港的兴起更让淡水港相形失色,丧失了货物吞吐功能后的淡水,于是没落成为一座地方小渔港。然而淡水海岸最出名的还是暮色,黄昏时分,落日染红河面的一景,早已被无数个画家咏叹。整条淡水河口沿岸山坡、河堤都可赏景,然因交通与饮食之便,赏夕照的人潮多集中在捷运站到渡船头的河堤一带。
   
    渡船头有渡轮来往淡水及对岸的八里,许多人登船只为享受荡漾河上的一番乐趣。从船上,清晰可见淡水河岸沼泽地大片丛生的红树林保留区。这里是台湾面积最大的水笔仔纯林,也是鸟类觅食的天堂。
   
    美食美味
    淡水历史悠久,也发展出多款多样的饮食风貌。海鲜大餐是渔村不可少的一大佳肴,紧临海岸的中正路上便有众多海鲜餐厅林立,其中以价廉物美的海风餐厅最爱欢迎。“海风”是淡水老字号的海鲜餐厅,其招牌菜为螃蟹炒蛋,成块的新鲜螃蟹先油炸,再与鸭蛋黄大火快炒,蟹肉的鲜美与佐料的独特滋味,是这道佳肴闻名的原因。此外,海瓜 子、文蛤、珠螺……亦为每家必备的美味。
   
    小吃方面,淡水鱼丸、鱼酥、铁蛋、阿给等最脍灸人口。昔日讨海的淡水人总把吃不完的鱼加工,做成鱼丸、鱼酥以便保存,中正路两旁林立着许多鱼丸、鱼酥店,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的老店,如德裕鱼丸、可口鱼丸、味香鱼丸、许义鱼酥等,各家做工略有不同,但新鲜则是共同特色,鱼丸口感实在、鱼酥咸腥酥脆。中正路沪尾文物馆对面有条小巷直通渡船头,有名的渡船头鱼丸(可口鱼丸)、肉包店和阿婆铁蛋就在巷子的右侧,这里的鱼丸是以上等鲨鱼和鱼浆掺少许太白粉和水做成,入口坚实又脆,肉包也以古法制成,不掺一点酵粉,相当可口。耐人寻味的“铁蛋”则是卤蛋反覆卤制,最后蛋白缩成薄薄的黑色韧皮,气味香醇,但想要咬动它,还真得费把劲才行。阿婆铁蛋已有30多年历史,是淡水小镇最知名的小吃之一,口感独特,令人难忘。
   
    “阿给”这个耐人寻味的名字是从日文而来,原创老店位于真理街淡水国中旧大门旁,如今则满街都可看到。其做法是油炸豆腐皮中塞满粉丝,再糊上鱼浆,蒸过后浇上食注开特制的辣椒酱,便成了这道风味特殊的小吃。
   
    集美食、小吃、老街为一身的中正路,至今仍是淡水最热闹的一条街,近来年更因不少古董店及民艺品店进驻,也营造出民俗色彩与怀旧风味。
   
    祖师庙
    地址:清水街87号
    电话:(02)2621-2236
   
   
    淡水祖师庙与万华祖师庙,同奉一尊黑面祖师爷;祖师爷据说相当灵验,还会以掉鼻子来预言地方灾难,因此为淡水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三协成饼店
    地址:中正路81号
    电话:(02)2621-2177
    营业时间:0730~2100
    淡水著名的老饼店,手工制的油葱糕、金枣糕、芝麻酥,黑糖凤梨糕等皆料美味浓,口感扎实,散发着浓浓的古早味;此外,店中也陈列不少制粿模具,让人重温早年的乡土情趣。
   
    乘车风向标:
    1.搭乘捷运淡水线至终点淡水站下车。
    2.由台北市塔城街搭往淡海的指南客运,或由台北市公园路搭往淡海的新店客远,在淡水站下车。
    3.由基隆火车站旁搭往淡水的台汽客运。

(来源于: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