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首届大江论坛 > 论坛花絮
大江论坛印象随笔
来源:     日期: 2014-06-27      【字号      

  大江论坛落下帷幕,其社会影响出人意料,回头看大江论坛呈现出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会议层级高端。会议邀请到两岸嘉宾百余人,其中既有多达8位的大陆党政部门副部级以上领导、32位副局级以上领导;也有像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厦门大学台研院长刘国深、著名台湾问题专家刘红、褚静涛、李立等一干专家学者。台湾嘉宾则邀请到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王晓波、台湾原“立委”罗志明、台南医师公会理事长王正坤、台湾《联合报》驻京首席记者陈言乔、台湾著名画家李沃源、颜圣哲等30多人出席。

  第二,时机引人关注。会议举办前期,正逢岛内反“服贸”、反“核四”风云际会之时,两岸相关人士都在忧虑两岸关系的未来,在“纷扰”中研判两岸关系走向。恰在此时,大江论坛如期登场,有如落花中一抹清风,被人们急切地捕捉感受。更有意思的是,会议期间又逢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登陆并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两下相加,便顺理的成为对岛内“两岸交流逆潮”的一次有力反动。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第三,论坛反响热烈。论坛举行期间,受到两岸数十家媒体的关注报道,央视“海峡两岸”开幕当天即与报道,新媒体与纸质媒体同时加大报道评论力度,并大量引用论坛发言内容,转载报道则更为普遍。短时间,“大江论坛”成为网络热词。

  第四,影响持续发酵。论坛会期结束,但人们还意犹未尽,许多参会嘉宾临走还要探听下一次举办情况,并提出想扩大参与的意愿。一些社会人士询问“大江论坛”的来由及理念,发表看法。针对下次举办的意见建议也纷纷出现,一些参与论坛的两岸人士,更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加强持续沟通。“大江论坛”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延续着它的活力和影响。(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