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我在博物馆讲两岸故事——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
来源:     日期: 2018-12-21      【字号      

  

  一

  清源山脚下,泉州西湖之畔。晚秋里,夕阳给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天圆地方的主体建筑镶上了一层金边,广场倒影池的池水由里向外源源不断地流动着,波光粼粼,象征着海峡两岸关系源远流长,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坐落在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州,大量古籍文献显示,在四百年前涌动而起的汉族先民过台湾的浪潮中,泉州移民的数量接近一半。

  2004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泉视察时指示,创建于1989年的“闽台缘”专题展较系统地反映了海峡两岸的历史关系,在反对和遏制“文化台独”和“法理台独”方面,发挥了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独到作用,要将其办成全国对台宣传的重要基地。根据李长春同志指示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决定选择在风光秀丽的泉州西湖畔、国家风景名胜区清源山下建设新馆。

  2006年5月26日,博物馆16427平方米的广场上容纳了1.5万人,他们从古城各地涌来,与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共同欢庆博物馆竣工开馆。从此,海峡西岸祖国大陆有了一座收藏讲述台湾故事的专题博物馆,她成为古城新地标,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此时,距离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的建立刚刚过去一百年。

  二

  1905年,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先驱者张謇自费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启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纪元,此后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大型博物馆创建的第一次发展高峰,1953年“一五计划”推动各省级博物馆创建的第二次发展高峰,终于来到博物馆数量、质量大发展的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国博物馆工作者向着创办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博物馆而努力,到1988年,全国博物馆文化系统共有博物馆903个,10年间增长了2.6倍。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了14倍,现在已经超过了5000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到总数的87.97%,855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

  在数量几何增长的同时,我国博物馆体系更加健全,质量不断提升。在种类上,除了传统的历史类、艺术类、科学类、综合类博物外,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百花齐放,生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新型博物馆也逐步兴起,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的热情不断提高,非国有博物馆已经占全国博物馆总数近三成。

  进入21世纪,我国博物馆持续深入探索征集、典藏、陈列、研究、交流等职能,文化惠民日益深入。2017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万余个,开展专题教育活动20万次,参观人数达9.7亿人次,博物馆已经融入社会,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

  2017年,《国家宝藏》红了。

  9大馆长搭配当红明星演绎27件镇馆之宝的前世今生,成为当年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国家一级演员张国立老师说自己是《国家宝藏》的1号讲解员,是文物的“代言”人。虽然不是每一件文物都能进入《国家宝藏》,可在博物馆讲解员眼里,每一件馆藏文物都是在地宝藏。

  我就是一名讲解员,讲解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

  2007年的秋天,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讲解员,我和七位伙伴连过三关成功入职,一干就是十一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这支年轻的团队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带着讲好闽台故事的初心,从零开始,制定工作章程、锤炼业务技能、培养团队默契、打造先进品牌,致力于服务海内外观众特别是两岸民众,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均每年开展千场讲解和百场教育活动。努力耕耘总有收获,讲解组先后获得获得“2011-2012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2015-2016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示范青年文明号集体”、“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泉州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作为博物馆里唯一的台籍工作人员,我一直记得老书记语重心长的教导。他常常提及招考时的情形,八百人报名只招八个,真是百里挑一,这个台籍姑娘可一定要争气啊,闽台缘博物馆怎么能少了这个讲家乡故事的台湾同胞啊。

  十年里,我努力把自己从一个讲解门外汉变成专业带头人,先后累积编写十万字讲解稿件,参加各级讲解员培训班、讲解比赛,编写讲解员、社会教育人员培训材料,设计十余种社会教育课程,每年组织几十场社会教育活动,其中的“小讲解员暑期夏令营”活动,每年开放报名时,都以“秒杀”状态结束,而闽台缘“寻宝”之旅,一直最受中小学生欢迎。

  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对于我们而言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接待压力增加的同时,身处一线的我们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做了许多调整,比如增加定时讲解场次,为台胞开通绿色参观通道等等。在一线工作久了还会有点意外收获,年初我为厦门大学法语系的张黎老师和全台湾唯一的法文书店经营者林辛萩女士牵线搭桥,达成了购买法文书籍的意向。

  四

  “百余年间,往来泉州鹿港的船只300余艘。年年岁岁桨声相问,帆翼相昭,两岸贸易盛极一时……”2017年3月25日,我带着三名选手和三个两岸故事参加2017福建省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活动暨全省讲解比赛,取得了三个组别里一、二、三等奖各一名的好成绩,仅次于福建省博物院。

  回望我身后给予我支持的闽台缘博物馆,开馆至今,年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1150万多人次,其中台胞70万多人次;先后举办临时展览140个,其中引进台湾方面临时展览27个,赴台举办各类临时展览8个;持续推出“情系闽台缘--流动的博物馆”系列教育活动500多场次;开馆以来从台湾岛内征集和接受台湾同胞捐赠文物1038件(套),馆藏谱牒资料已达2585种6178册,涵盖126个姓氏;接待20多个台湾院校、科研机构学者来馆交流,举行座谈交流100多场次;召开三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论坛,开展闽台同宗同名村对接交流,经常性开展两岸青少年教育活动;编辑出版《闽台缘》、《台湾编译馆档案》、《光复初期台湾社会与文化》、《西岸文史集刊》等图书。创办了《闽台缘文史集刊》馆刊。作为祖国大陆唯一一家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致力于打造两岸文化品牌交流特色,有力地增进了闽台文化融合发展。而这一切在40年前,不可想象。

  何其有幸,我能参与闽台缘每一个珍贵的时刻,成为闽台文化交流前沿阵地的冲锋员与她共同成长。何其有幸,我生逢其时,目睹中国博物馆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实现了跨越发展。何其有幸,两岸同胞迎来了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新时代,携手努力实现向往中的美好生活。

  我在博物馆讲两岸故事。

  博物馆在改革开放中,见证两岸未来。

  (台盟泉州市委 范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