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盟揽要 > 现任领导 > 杨健 > 领导讲话-杨健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
台盟网     日期: 2009-02-12      【字号      

台盟中央副主席 杨健

    今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光阴如箭、岁月如歌,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展望两岸关系30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深感,《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要宣示,是海峡两岸关系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两岸关系由此发生重大转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调整对台政策    展现两岸民愿

    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发展,从最初提出的“解放台湾”,调整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再延伸为“和平发展”。我们做对台工作的方式从“喊话”发展到“协商”;对台宣传工作的思路从“入耳”发展到“入心”,提出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对台政策越来越趋于理性和务实。对台政策的调整发展,凝聚着党和国家四代领导集体的高度智慧,也展现了求和平、谋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当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写道:“远居海外的许多侨胞都能回国观光,与家人团聚。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却不能自由来往呢?我们认为,这种藩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这些话语,感情真挚,言辞恳切,深深打动了两岸同胞的心,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在解决统一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告台湾同胞书》则提出了较为灵活的意见: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台湾各界人士也纷纷抒发怀乡思旧之情,提出种种建议。在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下,台湾当局也于1987年11月开放台湾民众来祖国大陆探亲、探病、奔丧,从此,两岸之间拆除了长达38年之久的人间藩篱,祖国大陆与台湾结束了长期隔绝局面,两岸同胞终于能够相聚团圆了。

同宗同根同文    相通相融相合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架起了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桥梁。20年来,两岸的民间交流,由探亲到交流合作,由单向转为双向,呈现多领域、全方位发展的态势。我的家乡在台湾省台南市,1993年我终于踏上了回故乡的路,从台南到高雄,从高雄到台北,我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祖母、伯父、姑妈和众多亲友。90多岁的祖母第一次见到我,拉着我的手嘘长问短。我们欢聚在一起,相互倾诉对亲人的思念,共享团聚的喜悦,几十年来骨肉同胞的的隔海相望终于成为历史。

    两岸关系跨出了台胞探亲的一小步,由此拉开了两岸往来的序幕,而正是这一小步才造就了今天两岸交流的一大步。仅2000年以来,台盟上海市委就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台湾同胞,促成了沪台两地的一次次交流合作,领域涉及教育、卫生、经贸、农业等。台盟上海市委曾先后接待了台湾中兴大学台商研究中心大陆参访团、台湾民主工党两岸交流参访团、台南县市医师工会医疗访问团、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参访团、台北市浦东同乡会青年交流团等团组。截至今年11月,台盟上海市委共接待岛内外台胞参访团104批,逾1100人次。同时,台盟上海市委还举办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与展望”研讨会、沪港澳台儿童口腔医学学术交流会、沪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讨会、“跨越海峡·真情相约”等夏令营系列活动;先后组织“上海市家庭计划与健康教育参访团”等团组赴台湾考察交流。这些交流合作活动被两岸的新闻媒体广为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之所以方兴未艾,是因为海峡两岸同宗同根同文,在交流合作中“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

抓住难得机遇    发展两岸关系

    今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两岸关系呈现改善与发展的势头。11月4日,在台北圆山饭店,两岸两会领导人举行历史性会谈,两会就海运直航等四项议题签署协议,12月15日,两岸直接“三通”全面启动;12月20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形成了9条“共同建议”,大陆提出了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10项政策措施;两岸关系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台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台盟上海市委要按照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对台工作总体要求,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结合台盟工作实际,切实做好对台工作。一要进一步推进沪台经贸、文化、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互信;二要积极发挥台盟的优势,做好沪台两地企业界、金融界的交流合作,使两岸同胞携手共同应对全球金融海啸;三要做好新形势下涉台调研工作,为大陆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胞的政策措施,积极建言献策;四要尽最大努力为在沪台胞居住、生活、投资提供良好的服务,让他们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馨。这既是我们从事对台工作同志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对《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