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文苑撷英
赴台散记
    日期: 2011-11-16      【字号      

从这里只能看到山,

               看不见蓝蓝的海,

               和连着海的那一片故园。

              听说只有山鹰可以飞越重峦,

               于是我就想——

               用我的一切,

               换它的一对翅膀!

——题记

                      

今年七月,我有幸参加台盟中央文化教育考察团,赴台湾进行参访活动。

在这难忘的十天里,我们的足迹从北到南,由西至东,台北的现代,台南的古朴,高雄的浪漫,还有太平洋的浩瀚,都让我的心为之震颤。

台湾海峡的碧涛,至今还澎湃在我的心中,怎么能忘呢?那一片沐浴在霞光里的海,那一片弥漫着轻风的海,那一片连着故乡的海……

归程的飞机腾空而起,飞向蓝天下的另一个地方,远离海,远离故乡。我便又要在开始的日子里,背负上那甜蜜的乡思了。

 

近乡

2011719,桃园国际机场。

经过两小时五十分钟的飞行,我们乘坐的航班顺利地抵达台湾。

当飞机着陆的那一刻,整个机舱也因惯性猛地震动了一下,但我心底的震动却远远地超过了现实。抑制不住的兴奋让我扑到机舱的舷窗前,望着这片洒满阳光的土地,碧空白云,青山绿水,它那么陌生,却又那么的熟悉。不知为什么,居然鼻子一酸,默默地流下了两行眼泪。

“台湾有多远?”那是儿时我最喜欢问大人的一个问题。

“要三千多公里!”父亲回答说。我不知道三千多公里有多远,也许比银河还迢遥吧!

长大了学习地理课,我了解到大陆与台湾的最近距离就是福建与台湾的距离,这个数字是72海里,而从厦门角屿至小金门的最近距离仅仅几千米,天气晴好时,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对面。

台湾有多远?不到三个小时的航程,却因为隔着那道“浅浅的海峡”,而走得那么地艰难,那么地辛酸。

回乡的路,爷爷奶奶走了一辈子,也没能到达终点。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们举家来大陆帮忙亲属的生意,本来只打算暂居,甚至都买好了回台湾的船票,却因两岸隔绝没能走成,然后就是漫漫无期的等盼。八十年代后期,他们相继过世,没能回家成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回乡的路,父辈们走了六十年。直到去年,我的父亲才踏上了回家之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半世纪的风雨沧桑,已在渐行渐远中错过太多不同的风景。岁月——改变的不仅是人的外表,还有人的心境,那是一声发自内心的,百感交集的感叹。

今天,我的双脚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好像是在梦中。同样的梦我做过许多回了,总在梦醒时分倍感凄清。可是这一次,我知道,梦是真的!

办理完入境手序后,那个年轻的办事员礼貌地对我点点头,微笑着说:“欢迎您来台湾!祝您旅途愉快!”我急急地抢白:“我就是台湾人,我回家了!”不顾年轻人的错愕,我快步走入了关门。

曾经以为自己是个没有“根”的人,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台湾”都是一个我不敢也不愿提及的名词。每当别人问到我的祖籍是哪里?我总是含混地回答:“福建吧,很远的。”现在我才知道,一个人能够笃定地告诉别人自己有家乡,家乡在哪里,原来是多么的幸福!

走出机场,午后两点的炙热扑面而来,火一般地包围了我。可我心里,却泛起一丝丝清凉和甜蜜,那是回家的惬意。是的,台湾,我是你的孩子,我回来了!

台南印象

2011721,台南。

今天我们离开嘉义,奔赴台南。

台南被称为著名的古都,它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富庶之地,也是郑成功在台湾建立的第一府城。历史与人文淬炼出城市的风景与文化,老屋、庙宇和街头小吃相得益彰,无声地诉说着它的厚重沧桑和历史演进。

穿过一条狭长的街巷,我们来到了红瓦飞檐的赤嵌楼。庭院中的那棵老榕树,屹立了百年,笑看历史的潮起潮落。而仅存的荷兰人修筑的那面古墙,斑驳且破败,在温婉的阳光下默默无语,展示着岁月的积淀。

风徐徐吹来,吹去了心头的浮躁。这里的古朴和悠远,让我的心安定下来,就像漂泊已久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我还闻到了一种气息,它带着泥土的亲切,它带着青草的芳香,它带着大海的咸涩……那是老家的味道。

到了台南,离老家就真的不远了。

听爷爷讲,我们的老家——台南县将军乡,离安平和高雄的港湾很近,那里水光十色,渔村星点,一片银波碧浪,托起出海打鱼的小船,海面上响起粗犷、低沉的渔歌……

爷爷的乡思是真切的,宛若一幅幅具体、详尽的画卷,有声有色地伴着岁月铺陈。他常说:“不知怎的,时间过得越久,老家的样子就越清晰,老是真切切地在眼前晃!”他能数家宝般地道出那咸味十足的小渔村的一切,甚至连老屋前种着几棵榕树,街间小路上铺着多少块青砖……都记得一清二楚。

爸爸的乡思是愉悦的,是一首难以忘怀的童谣。在翻卷的白浪间,在嶙峋的礁石后,留下了他和伙伴们欢快的戏耍和清脆的笑语。他告诉我,至今记得,每当渔舟出航,他就牵着阿妈的手去海边,那里送行的人流长长的,在他眼里,就像是守卫在海边的一排排椰林和槟榔树。

轮到我,故乡成了梦境里虚幻的憧憬,每次想起它,总感到一种幽远。我的乡思是模糊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感受到它的明辉,也只能遥遥地望。

这次因为公务与时间的缘故,我没能亲自前往将军乡,但我已经很知足了。因为这一天,我与老家相距咫尺;因为从这一天开始,老家的印象变得具体而生动。 

彼岸的遥望

2011722,高雄西子湾。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了高雄市。

高雄是台湾地区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港口,是南台湾的重镇。

高雄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街道不是很宽,路旁的椰子树摇曳婆娑、凤凰木热情似火,弥漫着一种绮丽的热带风情。市区里一条长长的运河静静地流淌着,它有个浪漫的名字——爱河。据说爱河是台湾年轻人谈情说爱的约会圣地,许多恋爱中的情侣都会从岛内各地奔赴这里,散步,划船,山盟海誓,留下了许多爱的回忆。

用过午餐,我们去参观被称为“台湾第一洋楼”的英国领事馆。站在领事馆临港崖边,美丽的西子湾和高雄港便尽收眼底,还有一片烟波浩淼的水天,导游告诉我们,那就是台湾海峡了。

夏日的太阳光,暖洋洋地照在海面上,细碎的波浪映射着千万条闪烁的金箭。放眼望去,蓝天和大海融在一起,只能依据色谱的层次去辨别:淡蓝的是天,蔚蓝的是海。远远的,在水天相交的一线上,有几处白色的东西在飘动,分不出是悠游的白云?还是飘泊的白帆?

我久久地面海而立,默默无语。咕咕的涛声回荡在耳畔,心绪也像那起伏的波纹一样摇曳不定,似乎有一种冲动,强烈而模糊。

“海的那一岸是什么地方?”我问。

“对岸是厦门和汕头吧。”导游轻轻地回答我。

我想起厦门岛上的郑成功像和湄州岛上的妈祖像,他们都眺望着同一个方向——台湾。

我想起多年前那个年轻的女子,足迹踏遍了东南沿海,然后站在福建长乐的海边,泪眼婆娑地遥望苍海,她的目光永远向着一个方向——台湾。

以前,我能在地图上准确地找到台湾的位置,却难以明了那块土地上拥有的实在景致。阿里山的阵阵松涛,日月潭的清波绿浪,苏花公路的峭壁悬崖……只从电视上、画报上看过,唯一亲见的只有这片海,蓝色的海,连着故乡的海。

谁说的了?世界上的海水都是相通的,被一道浅浅的海峡连接着,西岸是大陆,东岸是台湾。

曾经站在大陆遥望彼岸,那时觉得去台湾是一件特别缥缈的事。可是今天,就好像做梦一般,我不仅来到了台湾,还能站在台湾遥望大陆,这一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两岸关系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直航和赴台自由行的实现,让两岸交流又迈出了一大步。相信不会太久,海峡两岸就会架起一座真正的“团圆桥”,那时,两岸的同胞们要从这里走回故乡!               

大海的力量

2011726,翡翠湾。

告别了台东、花莲,我们沿东线一路上行,傍晚时分到达了翡翠湾。

翡翠湾——一个美丽的名字,那是个像它名字一样美丽的地方。它是北海岸最知名的海水浴场,也是很好的看海的地方。

晚饭后推开阳台的门,耳边立刻传来大海的涛声。放眼望去,却是一片幽暗的黑色,只在灯光闪烁处,留几点跳跃的光影。我跟同屋的林大姐说:咱们早点儿休息,明天看海去!

第二天一早,天刚大亮,我们就去海边了。

晨雾已经散尽,橘红色的太阳升起在海面上,阳光映着纯净得透明的海水,泛起一片金色的光芒。我在海边徜徉着,脚下是细软的沙子,耳边是温柔的海浪声,浪一层又一层地赶来,打湿了我的裙角,还顽皮地带走了我留在沙滩上的脚印,作为它永久的珍藏。海水不停地飞舞着,那飞溅的白色泡沫就好像是浪花仙子妩媚的笑容。“哗啦——哗啦啦——”,海,欢快地唱着歌儿,它像一位活泼的妙龄少女,永不沉默。

站在大海面前,好象一切都静止了,云不再飘,心不再动,只有台湾歌手罗大佑的那首《海上花》在耳旁吟唱:

是这般柔情的你,给我一个梦想

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隐隐地荡漾

在你的臂弯;

是这般深情的你,摇晃我的梦想

缠绵像海里每一朵无垠的浪花

在你的身上。

当涨潮的时候,大海又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它像一个无边的战场,海风吹着尖利的号角,海浪好像千百乘铁骑,向着海岸猛烈地进攻。海潮从无数形成的漩涡中极力挣脱出来,开始它只是轻轻舔一下沙滩,一次,两次,继而又以难以描述的凶猛架势席卷而来,我们面前立刻出现一堵白色的水墙……

李白的《横江词》中有一句:“涛似连山喷雪来”,多么雄伟壮观啊!一位渔家老伯告诉我,大海是有生灵的,它不仅有海姑娘迷人的温柔,也有愤懑和咆哮,那是当偏私和邪恶袭来的时候。此时,我明白了,大海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的势不可挡的推动历史的力量。阴风浊水终将被正义的浪潮吞没,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我深信时代在前进,两岸更紧密牵手的那一天,一定不会太远!

一家人的情愫

2011727,台北阳明山。

重回台北,我们这趟台湾行,便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十天的旅程,快乐且难忘,没有想像中的陌生与疏离,也没有无尽的唏嘘,那感觉就如回家般踏实。满眼看到的风光和景致,满心感受的乡情与友谊,都令我感概,那曾经无数次在梦境中出现的故乡,终于不再是最遥远的距离。

一路走下来接触了不少台湾人,无论是中高层的岛内精英还是中南部最普通的民众,无论是能歌擅舞的原住民还是后来驻留台湾岛的外乡人,台湾人的高素质,他们的朴实、真诚、礼貌、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近些年两岸交流的不断增多,两岸同胞心灵间那曾因隔绝而产生的龟裂缝隙被日渐填平,而再一次激活的,是两岸人民心中抹杀不掉的手足亲情。

台湾居民对大陆游客非常热情,沿途路上,一见到我们中巴车上贴着"大陆观光"字样,他们就会主动报以热情的笑容和挥手。

在每一个途经的城市,我们都受到了当地朋友的盛情款待。淳厚的金门高梁酒,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还有香甜无比的热带水果,以及分别时硬塞在你手中的“伴手礼”,都让我感到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我忘不了在台北街头偶遇的那位大姐。那天我刚到台湾,想给家里报个平安,却找不到打电话的地方,于是向她求助。大姐非常热心,亲自带我去找电话亭。台湾很热,早晨的太阳就热得烤人,她汗流浃背地陪我买卡,打电话,怕我找不到所住的宾馆,又把我送回原地。我一再向她表示感谢,她笑笑说:“不会啦,你从大陆来,我好高兴可以帮到你!”

我忘不了在花莲一家便利店里,当我购物结帐时,发现手头的台币不够了,我问可否用人民币。售货员大哥说:“行啊!政府不让收,可我收。攒多了再拿到五星宾馆去兑换,无非麻烦点儿。怎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啊!” 寻常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心里暖暖的。

晚上在宾馆收拾行装,除了那比来时重了好多的旅行箱,还有心里满载的台湾乡亲的深情厚谊。那“一家人”的情愫,那淡如兰花,清香沁人的真诚与热情,芬芳了我们此次的归乡路,也将温馨那更多个远离台湾,远离故乡的日子。

带着最美好的印象和回忆,我将踏上归程。再见了台湾!在不远的将来,我一定还会再来的!(作者为台盟盟员、辽宁省歌剧院文学室专职编剧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