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文苑撷英
以祖国统一为志 为民族复兴献力—庆祝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立64周年
    日期: 2011-11-07      【字号      

19451025,在中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战伟大胜利后,受日本殖民统治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50年的回归路,记载着600万台湾同胞遭受异族欺凌蹂躏的悲痛血泪,更记载着台湾同胞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壮丽诗篇。光复之日,街上锣鼓喧天,户户张灯结彩,台湾民众或焚香拜祭,深情吟诵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或噙泪奔走相告“我们回归祖国了,我们要做中国人了,我们不再做日本人!”

然而,台湾同胞期盼已久的光明与希望并未紧随光复而至,“从此可以扬眉吐气过舒心日子”的美好愿望很快灰飞烟灭。国民党政府在接管台湾后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经受了日本殖民者半个世纪资源与经济掠夺的台湾同胞毫无体恤之心,而是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肆意压榨。不到一年时间,工厂关闭、农地荒芜、物价飞涨,台湾经济濒临崩溃,民众气愤地将国民党大员们的接收虐称为“劫收”。台湾人民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由期望变为失望,兴奋变为积怨,乌云笼罩着整个台湾岛,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一触即发,岛内山雨欲来风满楼。

1947227下午,国民党缉私警察殴打一女烟贩并枪杀请愿民众,引发了遍及全岛的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台湾人民的愤怒如火山般喷涌而出,起义群众很快控制了除高雄、基隆以外的所有地区。眼看就要对整个台湾省失去控制的国民党当局赶快从大陆调遣兵力,对台湾同胞的这场革命风暴进行血腥镇压,给刚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挣脱出来的台湾人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为继续坚持战斗,19475月,“二?二八”起义的领导人谢雪红、杨克煌等从台湾撤离至上海,酝酿在香港成立政治团体。19471112,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这一天,谢雪红、杨克煌等在中国共产党及大陆台籍革命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在香港正式成立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总部)。台盟的成立使岛内外台胞有了一个公开的政治团体,对团结广大台胞反对当时的美蒋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台盟成立后制定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纲领》等文件,赞成和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实行人民民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主张。19485月,随着解放战争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台盟总部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号召,坚决拥护成立新政协和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93月,台盟总部负责人谢雪红等受中国共产党邀请,离开香港赴北平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台盟总部也自此由香港迁到北平,并开始积极建立和发展地方组织。194973日,在北平东城干面胡同21号原北平台湾同乡会,台盟华北总支部,即台盟北京市委的前身,正式成立。1949101日,谢雪红等台盟代表与毛泽东等开国元勋,及其他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并肩走上天安门城楼,与亿万人民一起欢呼胜利,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伊始,满目苍夷、百废待举。台盟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发动盟员和台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去,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倾力工作、努力奉献。当时,全国大部已解放,尽快解放台湾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台盟积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介绍输送台籍青年,举办青年培训班,召开纪念大会、座谈会,声援岛内人民反蒋爱国民主斗争,以配合中国共产党做各种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号召和鼓励台胞为解放家乡和建设新中国做出贡献。

就在解放台湾指日可待之时,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越过“三八线”侵入朝鲜,将战火烧到我国边境。在毛泽东主席发出赴朝参战的指令后,195011月4日,包括台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表示“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在整个抗美援朝过程中,台盟与全国人民一起同仇敌忾,忘我奉献,全力支持前线,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英模人物。如盟员蔡管仲、魏正明,志愿参加抗美援朝手术队,带领医务人员奔赴前线抢救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伤病员,与战士们一起出生入死,荣立中国人民志愿军三等功。

十年内乱,台盟与其他民主党派相继被迫停止活动,工作遭受了重大挫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关心和支持下,台盟北京市支部成立临时领导小组,开始恢复组织活动。重生后的台盟工作热情更加高涨,配合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台盟确立了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完善和发展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心台湾的前途,关心台湾人民的利益,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目标。1979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再次提出了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主张,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祖国统一新阶段的开始,也为台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新形势、新任务下,台盟积极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对台方针政策,积极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对台工作:协助中国共产党纠正“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落实各方面政策;经过数年政治斗争,台胞人员变动很大,台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调查、掌握盟员、台胞的变化情况;恢复高考后,为尽量多的台胞子女争取进入大学深造学习的机会;帮助解决台胞入党、入团、参军、就业及其它困难等。198711月,台盟召开第四次全盟代表大会,确定了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原则,争取用和平方式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等主张和行动纲领。大会修改了章程,将台盟总部理事会改为台盟中央委员会。

进入新时期以来,台盟各级地方组织在台盟中央的领导和带领下,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目标,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团结全体成员和所联系的台湾同胞,深入做好涉台宣传、研究、联络工作,为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直接“三通”,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经济建设的征程中,台盟与各参政党一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认真履行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职能,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台盟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坚持“围绕社会热点,突出台盟特点”的原则,考察调研、建言献策,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与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的联系,帮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此外,充分发挥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开展咨询服务、项目协调、兴教办学、捐资救灾、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智力支边和公益事业,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服务功能,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受到地域、政策、历史等诸多因素制约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成员已从64年前成立之时的几十人,发展到目前的两千多人。

台盟64年的征程,写满了风雨,也写满了成绩。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作为八个民主党派一员的台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正如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在台盟中央、台盟北京市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上所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台盟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努力发挥台盟作为参政党应有的作用,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为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蔡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