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盟员风采
老台胞陈弘:我亲历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日期: 2014-07-31      【字号      

陈弘在太原参加日本战犯审判。

  原标题:92岁台胞口述历史:我经历的日本战犯审判

  “看着曾经奴役过自己的日本人乖乖地坐在小马扎上等待审判,我心里想,我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是基隆中学那个受欺负的少年了,真是扬眉吐气!这是我人生中光荣的一笔!”当92岁的老台胞陈弘回想起60多年前经历过的日本战俘审判,仍然对当时激动复杂的心情记忆犹新。

  为纪念全国抗战爆发77周年,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近日邀请曾参加过日本战俘审判工作的老台胞陈弘进行报告讲座,讲述了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

  二战后期,大量侵略东北的日本部队被苏军整建制俘虏。1950年,近千名日本战俘由苏联政府移交中国,与在华关押的战俘共计超过千人,一同关押于抚顺和太原。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方面成立了“东北工作团”,审讯、调查这批战俘的罪行。精通日语的台籍青年陈弘就在这个时候被抽调去为审讯工作做翻译,这一做就是三年。

  陈弘告诉记者,到了抚顺后,负责东北工作团的主任负责给战犯们作报告,进行检举教育、宣传毛泽东思想,甚至介绍日本当时的国内形势,通过各种方法打动战俘,而他就在现场为报告人做翻译。

  回想起那时候的心情,陈弘现在仍难以忘怀。在台湾老家读书时,台湾还是日本的殖民地,少年陈弘曾遭到日本同学的侮辱。摆脱殖民,真正当家作主,正是他一心到大陆读书的重要原因。如今,亲眼见证曾经欺侮过自己的殖民者接受审判,心情可想而知。

  据陈弘回忆,由于周总理考虑到这批战俘里,有高级将领、伪满政府高官,也有普通的士兵。而很多小兵并不是战争的主要责任人,于是要求一定要细致区分处理。

  “那个时候我们对战俘是非常优待,非常具有人道精神的。工作人员自己吃高梁米,给战俘吃米饭。过年时,战俘还会做年糕吃。”陈弘告诉记者。但在教育上,却毫不含糊。“我们带战俘参观一些日本侵略时的遗迹,让他们亲眼去看曾经犯下罪行的证据。” 这种“思想上严格教育+生活上尊重感化”的方式,让战俘很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受审时有战俘说,‘我在中国所犯的罪行有几条命都不够偿还,没脸要求从宽处理’”。

  当时的一些场面也让陈弘印象非常深刻:“很多日本战俘讲到自己罪行时都下跪了,还有一些受审时一直痛哭,由于受审时每个人都站在同一个位置上,很多人都不停地哭,一场审讯下来,战俘脚下的地毯都被哭湿了。”

  事实上,很多日本战俘在中国的改造是相当成功的。本着“审判少数、释放多数”原则,除45个罪行严重的战俘被判刑,中国政府对其余战俘“免予起诉”,分三批送回日本。陈弘告诉记者,当第一批战俘被送回国时,面对在港口等待他们对中国进行“批判”的媒体,很多战犯的发言却令日本媒体大跌眼镜。他们说,“中国对我们太好了,是他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我们的罪行此生都难以赎完!”这也与从苏联送回的战俘一抵达日本就展开反苏游行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证明我们对待战俘是人道的,我们的教育也是奏效的。”陈弘说。

  而在中国的改造也让很多日本战俘的人生彻底改变。陈弘曾经翻译过一封战俘家属的来信,这位妇人的丈夫参军前非常粗暴,但在经历审判回国后,变得体贴温柔,性情平和了许多还开始帮她做家务,她对中国非常感激。另有一位战俘曾经在改造期间换上了精神病,在中国方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完全康复。回国后,母亲来信说让儿子睡觉头都要朝着中国的方向,要时刻记住中国对自己的好。

  据陈弘讲述,一些归国的日本战俘还成立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专门从事中日友好交流,并出版图书揭露日本侵略者在华暴行。1956年,中国代表团赴日,由于当时两国并未正式建交,“联络会”主动成立纠察队保护中国代表团成员安全,日日站岗放哨,令人非常感动。1988年,该会还集资在抚顺建立一座“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表达谢罪、感恩之情。

  直到今天,陈弘还记得在任人民日报驻日记者时的一件事。有一次采访,一些日本农民听说中国记者来了,纷纷从田里跑过来向他鞠躬,并对他说:日本人对中国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这让我觉得,有良心的日本人是知道这段历史的。而且这样的人,在日本是占多数的。”陈弘说。(中国台湾网记者 李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