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神州掠影 > 神州掠影-福建 > 福建-地方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
台盟网     日期: 2006-07-05      【字号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120°44',北纬23°31'~28°19'。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东北邻浙江省,西、西北接江西省,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全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其中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侯白沙、福州新店和连江黄岐半岛以南,戴云山和博平岭以东为南亚热带。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
    福建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大地构造属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的第二隆起带,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东端。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面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500~1000米的占32.9%,200~500米的占51.5%,200米以下的占12.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走向大致与海岸平行的、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平原、地带。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山势北高南低,北段以中低山地貌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位于武夷山市境内闽赣交界处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山体岩性以花岗岩和火山岩为主,间有凝灰岩、流纹岩出露。断层地貌十分发育,形成许多断块山、断裂谷和断陷盆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有层状地貌发育。由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许多与山带成直交或斜交的垭口,较著名的有分水关、桐木关、铁牛关等。大山带东侧分布着许多北东或北北东走向的串珠状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武夷山、永安、连城等地有红色岩层出露,构成风景奇丽的丹霞地貌景观;永安、宁化、龙岩、将乐等地有较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溶洞、溶蚀洼地、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发育。
    闽中大山带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构成,长约550千米,以中低山地貌为主。闽江、九龙江将山带切割为3段:北段以鹫峰山为主体,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山体巍峨,最高峰辰山海拔1822米;中段为戴云山,为闽中大山带的主体,山体宏伟,海拔一般为1000~1200米,12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位于德化县中部的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米。尤溪、梅溪、浐溪(大樟溪上游)将该山脉切割成三列仍呈北东向的平行山体。南段为博平岭,地势较低,坡度较缓,地表切割较破碎,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一般海拔700~900米。整个山带两坡不对称:西坡陡峭,多断崖;东坡较缓,地势作阶梯状下降,层状地貌发育。山体岩性主要由花岗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等组成。山地中有许多山间盆地,博平岭山间盆地多呈马蹄形状,向南或东南方向开口。
    东部沿海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地貌类型通常由丘陵到红土台地到沿海平原,花岗岩、流纹岩等火山岩遍布全区。闽江口以北以花岗岩高丘陵为主体,山丘坡度较大,顶面崎岖,多直逼海岸。在戴云山、博平岭东延余脉散布花岗岩丘陵。东南部沿海丘陵区有基岩裸露,经流水长期冲蚀,形成典型的"石蛋"地形。福清至诏安沿海广泛分布着由深厚的风化残积层组成的红土台地,面积约4200平方千米,海拔10~50米。平原仅分布在河口和海滨地带,这些平原规模不大,且为丘陵所分割,呈不连续状。较大的平原有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和兴化平原,原系第四纪断陷盆地,后地壳上升,分别由九龙江、闽江、晋江和木兰溪等河流泥沙冲积和海湾淤泥堆积而成,属冲积海积平原。这些平原并非完全平坦,多散布有孤山、残丘。沿海一带,尤以长乐梅花、江田,晋江金井,漳浦古雷半岛,以及平潭、东山等岛屿风积地貌发育,有覆盖沙、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沙垅等景观。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陆地海岸线全长3324千米,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岸线多呈锯齿状,十分曲折,曲折率为1∶5.7,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位。海岸类型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红树林海岸自南向北呈斑点状分布。侵蚀海岸多出现在半岛、岛屿岬角和岸线转折堤段,主要分布在闽江口以北一带,闽江口以南的福清、平潭、莆田、厦门、东山、诏安等沿海亦有分布,常见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和海蚀阶地等侵蚀形态。堆积海岸多出现在港湾内部岸段和岸线比较平直的地段,九龙江口以南龙海、漳浦一带海岸较为平直,堆积形态较为发育,常见有海滩、沙堤、沙嘴等,并以海滩为主。全省滩涂面积约20.7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全省大小港湾125个,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个特大深水港湾。这些港湾多深入内陆,与半岛相间出现。沿海岛屿的分布格局和地质岩层均与附近陆地的山地丘陵相同,实属陆地的延伸部分。全省共有岛屿1500多个,较大的有海坛、金门、南日、马祖等岛屿;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已分别有跨海海堤与大陆相连形成半岛。
    全省水系发育,河网密度大。境内河流总长度约1.3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0.1千米。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河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平行,形成典型的外流区单向性的格状水系;河谷形态多呈串珠状,峡谷和盆谷相间排列;属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河床比降大,多在万分之五以上,加上境内降水量大,径流量相当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各省之首位。

    (来源:新华网)